科技赋能屯鸟产业升级 阳新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全产业链调研

发布者:生命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 谢鹏)202557日,阳新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余翔率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润锋教授团队赴阳新县开展屯鸟产业专项调研,旨在通过技术攻关推动这一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调研组深入保种场、养殖场、加工厂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为打造10亿元级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支撑。

政研联动:锚定标准建设与疫病防治

调研组首站与阳新县农业农村局展开座谈。双方围绕屯鸟产业地方标准制定、疫病监测体系优化及生态养殖模式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刘晓明主任指出,屯鸟产业作为阳新“五个一”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亟需通过标准化养殖提升产品附加值。

种源攻坚:分笼养殖技术引关注

在阳新县种畜场,调研组实地考察了种蛋筛选、孵化温控及育雏管理等环节。该保种场已建成多个核心群家系,二期投产后年孵化能力可达100万羽。针对雌雄生长速率差异,张润锋教授建议:“可在育肥期实施分笼精准饲喂,该模式在江苏忠峰肉鸡养殖中已实现饲料效率提升15%。”余翔院长强调,需结合《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办法》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确保遗传多样性。

痛点突破:破解养殖端技术瓶颈

走访中型养殖户时,在参观新旧平养大棚的过程中,养殖户就转运应激、排污处理及啄毛互伤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难点需求。调研组建议开发中药复方制剂替代抗生素,同时引入发酵床技术降低粪污处理成本,该方向与生命科学学院在微生物制剂领域的专利储备形成联动。

加工升级:卤味和自热罐汤开辟新赛道

调研组最后一站来到了位于军垦园区的屯鸟加工厂。在参观了标准化的流水线加工车间时,双方对储藏、灭菌和灌装等工序交换了不少经验。针对产品线的开发,余翔院长在屯鸟卤制品及便携自加热罐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此次调研标志着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研究院将依托湖北师范大学的科研优势,重点攻关种质提纯、智能养殖、精深加工三大方向,助力阳新屯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随着10亿元产值目标的临近,这场传统养殖业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阳新答卷。(初审 邵海晨;复审 雷婧;终审 李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