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夏险)近日,我院天然产物发掘与综合利用团队联合湖北省疾控中心和黄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SCI期刊《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发表论文“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oona sinensis Extract and its Antibacterial, Antibiofilm,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ith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against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19112”。湖北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我院21级本科生刘德成和24级研究生陈佳茜为共同一作,夏险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本研究系统评估了香椿(Toona sinensis)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19112)的抗菌和抗生物膜作用,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揭示了其抗菌机制。与此同时对香椿乙酸乙酯提取物自身的化学成份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性能测试。所测试的香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株MIC值为0.100mg/mL,生长曲线实验、活死细胞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发现。该提取物对生物膜抑制系数达到80%以上(P < 0.05),展示了卓越的抗生物膜效果。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其抗菌机制,涉及核酸、蛋白质、碳和能连代谢的破坏以及细胞壁合成。通过LC-MS技术从香椿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检测出58种化合物,其中的亚油酸、琥珀酸、槲皮素等物质可能有助于抗菌和抗生物膜特性,多酚和黄酮等物质则有利于抗氧化活性。此外提取物对自由基DPPH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和ABTS [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的清除效果与同等浓度的抗坏血酸(Vc)相当甚至优于抗坏血酸。本研究报道了香椿提取物兼具抗单增李斯特菌及其生物膜的双重活性,并阐明相关作用机制,以及提取物自身的抗氧化活性,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研究获以下基金项目资助: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3EGA041和2024BSB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0066)、湖北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T2022028)、湖北省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WPL202301和EWPL202401)。
刘德成,21级本科生,获全国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二等奖、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银奖、第十二届“三创赛”湖北省三等奖、“建行杯”第五届”我梦见-楚天创客“大赛湖北省银奖、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银奖、三创赛省级三等奖、湖北师范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1项。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初审 邵海晨;复审 雷婧;终审 李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