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支立峰)近日,我院动物保护与利用课题组支立峰副教授,在中科院二区期刊《Biology》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iver Transcriptome and Metabolome Response to Oncogenic Marek’s Disease Virus Infection in Wenchang Chickens”的研究论文。支立峰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张润锋教授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荣光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高度传染性的马立克病病毒(MDV)引起的,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疫苗接种工作,但它仍然是全球家禽健康的一个重大挑战。本研究综合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了自然感染MDV的文昌鸡在感染后期的肝脏反应。RNA测序鉴定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之间有95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DEGs主要与代谢和细胞过程相关的典型途径有关,包括脂质、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以及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和凋亡。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到561种差异表达代谢物(DEM),显示苯丙氨酸代谢中接近显著富集(p=0.069)。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的综合分析强调,关键的基因代谢产物对,如SGPL1棕榈醛/鞘氨醇-1-磷酸和ME1-NADP+/苹果酸,可能在病毒发生过程中介导鞘脂代谢和细胞氧化还原稳态之间的功能串扰。这种对调控网络的全面映射提供了对MDV发病过程中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的见解,为免疫调节方法、靶向治疗策略和疫苗佐剂开发提供了潜在的应用。
本研究得到了湖北省食用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发课题(EWPL20250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ATACSXTD202407)、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21XDNY178、ZDYF2024KJTPY032)、海南省文昌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WCSCICP2023)的资助。(审核 李刚华)